研发费用资本化和费用化是会计上对于研发费用处理的两种不同方式。实务中,很多财务人员都有一个疑问,研发费用支出应该如何区分资本化还是费用化?资本化跟利润有什么关系?加计扣除如何合规的归集研发费?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讨相关知识。

一、什么是资本化和费用化

资本化,是指将相关支出计入到资产的成本,是记入资产负债表的科目;费用化,是相关支出直接计入当期费用,不允许资本化,记入利润表的科目。

资本化支出计入形成资产的成本,通过折旧摊销在使用期内扣除;而费用化支出是当期发生就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中,以后不再扣除。

费用化支出和资本化支出最大的区别,就是这项支出是否增加资产的账面价值。费用化支出在发生的当期就一次性计入当期的损益当中,而资本化支出在无形资产形成当期计入无形资产成本,在以后期间可以予以摊销。如不能增加账面价值,那么就需要费用化,如果可以增加,那就准予资本化。

二、会计上的规定

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是费用化还是资本化,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会计准则中是如何规定的?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第7条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

1. 研究阶段支出

研究,是指为获取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并理解它们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

比如,意在获取知识而进行的活动,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的应用研究、评价和最终选择,材料、设备、产品、工序、系统或服务替代品的研究,新的或经改进的材料、设备、产品、工序、系统或服务的可能替代品的配制、设计、评价和最终选择等,均属于研究活动。

研究阶段是探索性的,已进行的研究活动将来是否会转入开发、开发后是否会形成无形资产等均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因此,对于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有关支出,应当在发生时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2. 开发阶段支出

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

比如,生产前或使用前的原型和模型的设计、建造和测试,不具有商业性生产经济规模的试生产设施的设计、建造和运营等,均属于开发活动。考虑到进入开发阶段的研发项目形成成果的可能性较大,如果企业能够证明开发支出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及相关确认条件,则可将其确认为无形资产。

具体来讲,对于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了下列条件的才能资本化,确认为无形资产,否则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1)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2)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3)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

(4)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5)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概括来讲,研究阶段发生的支出,计入“费用化支出”;开发阶段发生的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部分,计入“资本化支出”,不符合资本化条件部分,也应计入“费用化支出”。

在实务操作中,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划分,以及开发支出资本化开始时点的确定,都涉及高度主观、复杂的专业判断,且与企业所属行业的特性密切相关。

这里小五要提醒各位老板和财务人员,企业对发生的研发支出无论是进行费用化或资本化处理,都要以合规为前提谨慎处理,以免引发不必要的税务风险。


三、税务上的规定

税法上未明确规定费用化和资本化的阶段划分,只是规定:

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自2023年1月1日起,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00%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自2023年1月1日起,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00%在税前摊销。